历朝历代都逃不过内部的农民起义,给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,但是再昏庸的统治者都知道,内患只是疥癣小疾,外敌才是心腹大患!</br> 古人有云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</br> 自己人得天下,可能还有一条活命,要是外族入侵,那大家都不要想活了!</br> 五胡乱华的惨剧至今在各大史书中大书特书,统治者也是深知其害,因此对于外敌的重视,超过任何一场内乱,二者取其重,朝廷也会先平定外患。</br> 而且福建路的倭患是长久以来的大问题!</br> 三年前的倭乱就把清源夷为平地,死伤百姓不可胜计,可谓家家悬白哭声盈野!还好清源的底子硬,朝廷对于清源的重视也是比较大,很快就把清源重新振作起来。</br> 清源不是小地方,自中唐以来这里就是东南重镇,常年备有重兵,民间的民风更不一般,倭人在这里登陆都能重创清源,在其他的地方作乱可想而知破坏力会有多大!</br> 倭人对老百姓的真正危胁,不在于他们的战斗力,老百姓哪里需要出面与他们战斗,作战的都是官兵。老百姓对他们危胁最大的是内心的恐惧,还有对他们家园的破坏!</br> 历经数代,沉淀着无数人记忆的兴化古城,此时正在烈焰中悲鸣,城中竟无一人把守,倭贼无入无人之境,百姓望风而逃,将这座古城拱手让与贼人之手!</br> 王凌云败退南岸,窄小的石马桥上容不下多少士兵</br> 同时通过,前有倭人后有山民,全都不是好惹的主,挤踏之下无数人落水溺毙在南溪当中,南溪当中漂尸数里,下游百姓更是惶恐,小娃都停止了夜哭!</br> 整个福建都知道兴化又出了大事,人们也不明白,到底兴化的日子难过到什么程度,老百姓天天拿刀造反?</br> 所有人的理解当中,八闽中当中兴化算是中下之地,自古以来都是穷出了名,有名言为地瘦栽松柏,家贫子读书,读书才是出路,否则就得饿死。</br> 可这么多年也照样过来了,吃土也照样吃,还不得过下去!</br> 王凌云总算见识到了这帮山民的威力,看到那些奋不顾身冲锋的女人,脑海当中只有一个词―全民皆兵!</br> 无怪八闽百姓都说兴化民风剽悍,由此可见一斑!</br> 接下来要怎么办?前有猛虎后有恶狼,上天下地,根本无路可逃!</br> 瑞进面色如土被手下人抬着过来!</br> 王凌云看到瑞进气不打一处来,指着瑞进的鼻子大骂道:‘本督在前线与敌厮杀,好你个瑞进在后不守好府衙,这火是怎么一回事!’</br> 王凌云明知故问!</br> 瑞进都快死了,他还能干嘛?这些人不是倭人吗,还需要问?</br> ‘大人恕罪!咳咳。。!’瑞进一着急,咳了两口血,面如金纸强撑镇定地道:‘下官接到大人的口谕,正带人来相援,不曾想城内涌入一股贼人,烧了府衙,正在城内大肆屠杀百姓!’</br> 王凌云就算早就知</br> 道了情况,可是还是冷汗连连,情况真是如此棘手。</br> ‘这些是什么人?’</br> 瑞进又咳了两声道:‘下人来报,这些人全是倭人装扮,定是倭人余孽!’</br> 王凌云大怒道:‘什么?你现在敌人是谁还没有搞清楚?兴化定会丧在你手!’</br> 瑞进那个冤啊,可是又不敢跟王凌云顶嘴,只敢把脸歪向一旁。</br> 这一次倒了血霉,倭人竟然如此狡猾,趁着守城的兵力全部压向凤山之时来偷袭兴化,不用王凌云来搞他,许多言官御史都要排队参他,能不能保住这身官服都难说!</br> 丧在谁的手里都不重要,重要最后背锅的是谁,瑞进肯定就是那个倒霉蛋了!</br> ‘还不派人去城里打听清楚!’</br> 瑞进心里委屈,又不停地咒骂着,你怎么不派人去,什么事都只会叫我?</br> 可是他面上不敢这么说,只能应下来,乖乖派几个人去城门口转几圈。</br> 是不是倭人还重要吗?</br> 反正是他们惹不起的主!</br> 几个厢兵到城门口转了一圈,脖子都不敢往里伸,让乱民挤了一个鼻青脸肿,心惊胆颤地回来复命,还有板有言地道:‘城有无数的倭人,错不了,他们身上全是和服,还有穿着短衣短裤,手里都是长短刀,一看就是倭人的武器!’</br> 倭人很有特点,细长锋利,每一把都是大师出品,被倭人视为生命!</br> 王凌云听得仔细,脸上也同时没了血色!</br> ‘快把郭杨二将请过来!’</br> 郭灿与杨林</br> 也听说了这个消息!</br> 他们如何想得到,倭人竟然打到了兴化来!</br>